博遵新闻
以质为基,行稳致远|博遵律师事务所践行高质量服务理念,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2025年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正迈向新阶段,发展重心正在从“能申请”向“能转化”“能保护”全面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这场战略转型,不仅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了路径指引,也对每一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立足质量、锤炼专业,方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行稳致远。
面对这一时代命题,北京博遵律师事务所始终以“专业立所、质量为本”为根基,坚定回应:“不盲从、不浮躁、不逐短利,始终做扎根技术、面向实战、经得起考验的专业服务者。”
博遵始终把“高质量”刻进每一项服务的骨子里,在中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步履坚定,笃行不怠。十余年来持续深耕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博遵以争议解决为核心阵地,深耕确权、用权、维权各环节服务,用实干写下对“高质量发展”的庄重承诺。
01.质量为先,从每一份权利书开始
“专利不是一张证书,而是一项权利。”这句在博遵内部被反复提及的话,背后是对高质量服务最朴素却坚定的信仰。这份对质量的执着追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强调的“引导代理服务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不谋而合。
在专利撰写与布局服务中,博遵始终坚持“稳定、可落地、具备防御力”的标准,不以数量换浮名,不为迎合追风口,而是深入理解客户技术背景、挖掘创新本质,打造经得起无效审查和侵权诉讼双重挑战的权利基础。
每一份专利,博遵都力求做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屡获验证。博遵为某半导体科技公司提供了从专利申请到专利诉讼的全程服务,最终帮助客户赢得了专利侵权诉讼的一审胜利,获得了超过千万元的赔偿,并成功维持了涉案专利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了“好专利+好维权”的高质量联动效果。
此外,博遵还参与起草了《专利申请文本撰写规范》,将长期实践中的服务经验沉淀为行业共识,为提升撰写质量提供了清晰的参考标准。无论是从服务成果,还是制度建设角度,博遵都在用实际行动回应着“质量为先”的行业主旋律。
02.稳筑根基,是高质量服务的底气
高质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需要制度、流程、人才长期积累的系统工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要“夯实人才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明确“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加强国际化、诉讼型、涉外法律人才等高端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为专业服务机构的长远建设提供了清晰导向。
在制度建设方面,博遵围绕“确权—维权—合规”三大核心模块,建立了全流程质量控制机制。在每一个案件交付前,团队内部必须经过多轮审核、复盘和风险识别,力求实现“零瑕疵”的交付标准。
在人才建设方面,博遵拥有一支复合型、高学历、国际化的专业队伍。主任马佑平律师、合伙人杨国权律师、石伟律师入选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顾问库和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律师人才库;郭少晶、张春雨、王永亮、柳岩等七位合伙人则是北京市专利代理师协会专家库专家。
博遵的队伍不仅“懂技术”,更“通法理、知产业、会沟通”,是真正能在实务一线冲得上去、沉得下来的专业骨干。
与此同时,博遵内部持续推进青年律师培养机制,注重实务锤炼与战略思维的同步训练,打造有传承、有深度、有厚度的人才生态。
从制度流程到人才队伍,博遵用实际行动回应“聚焦创新主体现实需求”的时代课题,也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坚实力量。
03.护航出海,在实战中锤炼专业硬度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一纸专利”能否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有效反击,已成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实战能力的直接检验。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加强涉外保护服务,护航企业‘走出去’”,是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向。
博遵始终坚持把“高质量专利”作为涉外维权的起点与支点,通过稳健的前期布局和扎实的应诉策略,在多起重大涉外案件中成功守护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权益。
在一起涉及海外主流市场的专利侵权诉讼中,博遵团队凭借对行业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前期严密的专利布局,在对方试图发起专利侵权并同步提起无效的情况下,迅速展开多维度反制:一方面积极抗辩、成功维持自身核心专利有效性,另一方面针对对方专利发起无效程序,最终促成案件和解,为企业避免了高达2000万美元的潜在损失。
这场攻守有序的海外维权战,不仅展示了博遵在跨境知识产权实务中的专业厚度,也再次验证了“好专利+好策略”的硬实力,在全球竞争中同样适用、同样重要。
04.行稳致远,履行优质机构责任担当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会传递出清晰信号,要“持续开展行风建设,弘扬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的职业风尚”,并“推动服务机构与国家、行业、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协同”,这不仅是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导向。
博遵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回应产业所需”作为核心使命,将诚信与责任贯穿于专业服务与行业建设的每一环节。不论是作为北斗与时空信息知识产权专委会首批委员单位,深度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治理;还是作为常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入驻机构,面向产业一线持续输出高质量法律解决方案,博遵始终以稳定可靠的专业表现,融入行业生态与区域发展。
在公共服务与能力建设方面,博遵联合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朝阳园管委会,共同打造“知识产权管家服务”培训项目,围绕“高价值专利培育”“出海合规风险”“AI时代知识产权挑战”等前沿议题,为科技企业、高校、创新主体提供实操性强、紧贴需求的系统培训,助力更多主体从“重技术”迈向“懂法治、会运营”。
凭借专业能力与良好口碑,博遵连续多年入选首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信用推荐名单。未来,博遵将继续以专业立身、以诚信立信,在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行稳致远,担当有为。
结语|让每一项创新都不被辜负
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强调,今天的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已经进入“讲质量、讲实效、讲协同”的新阶段。这既是一场专业比拼,也是一场价值回归。
在这场转型中,博遵始终选择走那条不变的路:把客户的需求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每一件代理当作一场接力,把“专业”做深,把“质量”做实,把“信任”做久。
从争议解决到海外维权,从政策共建到人才培育,从一项专利到一个产业,博遵始终相信: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个服务细节都决定行业的未来。
我们愿与每一位志在创新的同行者一起,以高质量服务,走向高质量发展,见证知识产权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