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遵新闻
博遵动态|博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柳岩受邀出席第23届心房颤动国际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5年7月4日至6日,“第23届心房颤动国际会议(The 23rd China Atrial Fibrillation Symposium, CAFS 2025)”在大连隆重召开。北京博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柳岩受邀出席,并在人工智能与医工结合创新论坛中发表“医生专利申请与企业合作法律注意要点”的主题演讲,为医工融合创新生态构建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指引。
作为国内心房颤动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年度学术盛会,本届会议聚焦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与医工融合等热点议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及海外的众多医学专家、科研学者与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学科前沿,推动跨界融合与深度交流。
专利布局先行,成果转化有法
在演讲中,柳岩老师围绕医工融合背景下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与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享。他指出,医生作为医学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其技术方案往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转化潜力。如何在成果公开前完成专利布局,是保障权利归属、提升科研价值的关键所在。他简要介绍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类专利的适用情形及申请流程,并提醒医学工作者合理安排专利申请与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以避免技术公开影响专利的新颖性。
合作模式多样,法律问题多重
在谈及医生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时,柳岩老师结合实务案例,深入分析了合作开发、专利归属、成果共享及协议安排中的法律要点。他强调,建立清晰的合作机制和明确的权利边界,有助于推动创新成果的合规转化,并确保各方权益。此次演讲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法律参考,助力医工协同创新的高效推进。
△博遵合伙人柳岩老师(左一)与参会专家合影
专业服务保障,持续创新发展
作为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博遵律师事务所长期为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提供法律支持,具备丰富的专利申请、项目合规及技术交易实务经验。
未来,博遵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关注医疗科技发展趋势,致力于为医疗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法律服务保障,助力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医工融合创新生态。